0755-86168881
一万间合伙人小程序 一万间合伙人小程序
一万间楼市动态行业头条

从6个排行榜,读懂深圳……

来源:作者:admin更新时间:2021-10-14 14:23

近日,香港特首在“2021年施政报告”中宣布:拿出临近深圳300平方公里的土地(相当于香港总面积的27%),建设“北部都会区”。



这意味着,粤港澳大湾区的11个城市进入了“深度融合发展”的新时期。



有趣的是,大湾区目前推出的各类新区、都会区,大多数环绕在深圳周边。比如:



1、香港的“北部都会区”在深圳中心城区的南面,跟深圳形成了紧密的“深港都市圈”;



2、广州南下,把最靠近深圳的南沙确定为唯一的副中心,新设立的广州期货交易所也放在了南沙。从南沙的龙穴岛到深圳机场,直线距离只有10公里;



3、东莞的滨海湾新区紧邻着扩容后的前海,东莞还宣布其南部9镇将“高水平对接和融入深圳”;



4、惠州正在规划对接深圳的合作区,其中惠阳在“十四五规划”里提出建设“临深发展主城区”;



5、中山在深中通道落地区域规划了翠亨新区,并把距离深圳最近的马鞍岛作为启动区。



6、珠海在未来深珠城际(伶仃洋通道)落地的唐家、北围一带设立了高新区,重点发展跟深圳南山区对接的高新技术产业。而且还在酝酿“深珠特别合作区”。



最近发布的广东省“交通十四五规划”,官宣了一系列跟深圳有关的重大基建项目。比如把港珠澳大桥从“单Y”变成“双Y”,让深圳车辆可以利用这个大桥到珠海、澳门、香港;首次正式披露了连接深圳到中山的“深中城际”,确定连接深圳珠海的伶仃洋通道以铁路为主;重申了广深第二铁的规划;把港深西部快轨纳入了十四五规划……



种种迹象显示,深圳在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地位日益凸显。



为什么大湾区各城市,越来越重视跟深圳的合作?



究其原因,大概有两个:



第一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把深圳确定为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”,纳入了国家战略。各方重视与深圳的合作,是响应号召、落实国家战略。



第二,深圳目前已成为大湾区最具外溢能力的城市。再加上深圳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前面,诞生了一批世界级企业,周边城市都希望通过跟深圳合作,推动自己的转型升级。



过去几个月,国际、国内公布了一批排行榜。通过这些榜单有利于我们重新认识深圳,了解它取得的新进展。



1、“超大城市”、“特大城市”全名单



在2021年第18期《求是》杂志上,国家统计局首次公布了“基于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”的中国超大城市、特大城市的全名单(见下图):



深圳一举超过了重庆、广州、成都,成为城区人口仅次于上海和北京的中国第三大城市。



深圳的城区人口为1744万人,距离北京只差31万人。以深圳的人口增长速度,可能只需要1到2年就可以超过北京。



所谓“城区”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,区、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,不包括镇区和乡村。



“城区人口”是一个比“总人口”还要重要的指标,它是划分城市等级的最要依据。



根据国务院于2014年下发的《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》,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,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。



目前中国一共有上海、北京、深圳、重庆、广州、成都、天津7个超大城市;武汉、东莞、西安、杭州等14个特大城市。



这个分级非常重要。国家制定规划的时候,主要看城区人口。



比如一个城市想修地铁,城区人口必须达到300万人以上。想修建250米以上的高楼,城区人口至少也要达到300万人以上……



至于高铁、机场、高速公路、城际铁路等规划,都跟城区人口密切相关。



深圳城区人口大幅跃升,说明深圳吸引力强,能不断创造新的就业岗位。这次排名的跃升,让深圳正式成为“大湾区第一城”,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跨越。



2、全球最佳科技集群排名



9月20日,世界知识产权组织(WIPO)发布了《2021年全球创新指数》。在“创新集群地理分布”上,“深圳-香港-广州”创新指数位居全球第二,仅次于第一名的日本“东京-横滨”集群。



北京排名第三,上海排名第八。



而大湾区、北京和上海,是当今中国获得“全球科技创新中心”定位的三大片区。



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为“创新集群”排序的时候,主要看两大指标:第一是PCT国际专利数量,第二是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布的论文篇数



“深圳-香港-广州”之所以能位居第二,主要得分是PCT国际专利数量超强。仅仅这个单项指标的得分,就足以让“深圳-香港-广州”集群位居全球第二。



PCT专利拥有量、申请量深圳都是遥遥领先的。最多的时候能占全国的一半,最近几年大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,占广东省的70%。



可以这样说:“深圳-香港-广州”集群的得分,主要是深圳创造的(PCT专利得分为7.79)。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量(得分1.51),主要靠香港创造,其次是广州。



3、泰晤士高校排行榜



高等教育和基础研究,曾经是深圳的短板。



为了“补短板”,深圳这些年来在办大学、尤其是办研究型大学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、物力,并开始初见成效。



今年9月初,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度世界大学排名(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)公布,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学首次进入中国大学前十名,排名第九,在全球排名162位。



与此同时,深圳大学排名跃升到了中国第17名,超过了四川大学,仅次于南开大学和同济大学。



这是深圳高校表现最优异的一次。



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,是由英国《泰晤士高等教育》发布的。该排名每年更新一次,以教学、研究、论文引用、国际化、产业收入等5个范畴共计13个指标,为全世界9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好的1000余所大学排名。



另外在今年3月,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全球2020年PCT专利申请情况中,深圳大学以252件位居全球第三、中国第一。在全球高校中,仅次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。



南方科技大学、深圳大学排名跃升的背后,是深圳正在恶补高教短板,一批新的大学正在或即将诞生,比如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、深圳海洋大学、深圳师范大学等。



在亚洲排名非常靠前的香港大学,今年正式签约深圳,将在深圳建设校区。这样,香港排名第一(港大)和第三(港中大)的大学,都将落户深圳。至于北大、清华、哈工大、天大、南开等国内知名高校,也都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了深圳。



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目前有全职教师242人,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、“长江学者”3人、“鹏城学者”32人;全日制在校研究生3418人,博士研究生305人,硕士研究生3113人,近五年毕业生留深率稳定在33%



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现有博士、学术型硕士、专业学位硕士三种培养类别,涵盖19个一级学科,年度招生规模千余人。



哈尔滨工业大学(深圳)是中国知名大学异地办校成功的典范,是C9(中国九校联盟)中第一所进驻深圳招收本科生的高校。 哈工大(深圳)本科生在大多数省份(包括黑龙江省)的招生分数,已经超过了哈尔滨本部。



4、296个城市营商环境排名



为什么有的城市人口不断增加,而有的城市不断流失?说到底,还是因为营商环境存在明显的差异。



营商环境有竞争力的城市,更有未来。



在这些城市,企业运行成本低、发展机会多,招聘人才也更容易,一切都因为营商环境好而良性循环。



深圳就是这样的城市。



日前,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、21世纪经济研究院测算了全国296个地级和地级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水平,发布《2020年中国2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营商环境报告》,深圳位居第一名。



本次测算采用6个维度,包括软环境、基础设施、社会服务、市场总量、商务成本、生态环境,纳入的具体指标达到了50多个。



深圳营商环境为什么能排名第一?



除了市场机制健全,政府清楚地知道“该干什么、不该干什么”外,还因为深圳在改善营商环境上一直在努力。



2020年和2021年,深圳都把“优化营商环境”确定为“一号改革工程”。2021年公布了5大方面、222项任务清单,要求各区、各部门执行。



良好的营商环境,激发了创业、创新的活力。截至今年6月末,深圳市累计共有商事主体366.4万户,同比增长7.5%,创业密度连续7年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。



5、万元GDP耗电量



今年是中国迈向“碳达峰”和“碳中和”的重要一年。7月中旬,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所在上海启动。在碳排放权交易的推动下,一场空前的产业转型、升级,拉开了序幕。



据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测算,为实现碳达峰、碳中和目标,到2060年我国新增气候领域投资需求规模将达约139万亿元,年均约为3.5万亿元。由此可见,其中商机的巨大。



对于每个城市来说,减碳、降低能耗,让自己的产业更有竞争力,都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重大命题。目前“每万元GDP耗电量”低的城市,其产业更具竞争力。



上图是中国2020年GDP十强城市的“每万元GDP耗电量”,这里使用的是“全社会用电量”的口径。可以看出,北京“每万元GDP耗电量”是最低的,深圳仅次于北京。广州、上海等城市的耗电量,都超过了深圳。



事实上,在四大一线城市里,深圳的第二产业占比是最高的。在这种情况下,深圳的“每万元GDP耗电量”仍然明显偏低,是非常难能可贵的。这说明深圳在产业转型升级上,取得了扎扎实实的进步。



6、中国城市环境舒适度排名



10月4日,上海空间规划设计研究院、复旦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、搜狐城市等机构联合发布了“2021上半年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报告”。



报告的评价体系包括:空气清新指数、水质清净指数、绿化清秀指数以及海拔清宜指数等。在总排名中,深圳名列第七,仅次于西双版纳、德宏州、普洱、临沧、三亚、珠海。



从榜单可以看出,全国环境舒适度最好的20个城市里,除深圳之外,没有一个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。



换句话说:在全国特大城市、超大城市里,深圳不仅营商环境是最佳,自然环境也是第一。



这对于面积只有不到2000平方公里,城区人口1744万的深圳来说,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成绩。



为什么过去10年,深圳平均每年有70多万增量人口?深圳自然环境好、营商环境好——宜居宜业是最主要的原因。



窥一斑而知全豹。



6个排行榜,记录了深圳一年来的进步,也向我们揭示了中国这个“经济特区+先行示范区”正在如何自我超越!



RECOMMENDED ROOMS

-热销楼盘-

返回首页
微信公众号
联系电话
联系QQ
在线帮你找房
在线找房

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

请升级您的浏览器: Internet Explorer11 或以下浏览器: Firefox  /  Chrome  /  360极速浏览器